【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学生数理化
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
ISSN:1003-2215
CN:41-1098/O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132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魂系生活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周年(4)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找寻生活母体的感受进行创作”是吴冠中先生一生坚持的重要创作理念和方法,它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情思有机的统一,作品所反映的客观

“找寻生活母体的感受进行创作”是吴冠中先生一生坚持的重要创作理念和方法,它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情思有机的统一,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主观情思的烙印,这是他形成自己艺术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与波洛克创作理念的本质区分。

现在中国的画家都知晓波洛克,他使用“滴画法”,把巨大的油画布平铺于地面,用钻了孔的盒、木棒或画笔将颜料滴洒在画布上,以无意识的行动作画,人称“行动绘画”。

吴冠中先生创作巨幅水墨作品时,有时也直接站在平铺于地面的宣纸上作画。他有时勾线也不用毛笔,制作了一个能自由画长线的工具,将事先调好的各种墨色分别放在一个塑料罐中,上有一铁制的管状出口挤着画线。他在北京画室拿给我看过,是香港朋友帮他制作的。至于用笔进行点的滴洒,本来就是中国画常用的技法,吴冠中先生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些技法进行创作。他的作品中点、线的游动不是无意识的行动,是他根据写生腹稿和画面需求的自由挥洒。

若干年后,看到某评论家写的与吴冠中先生商榷的文章,其中认为吴先生的许多作品是受波洛克的影响,企图否定他在中国现代水墨画创新中的贡献,是罔顾事实。

点、线的游动与波洛克相似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吴冠中先生偏抽象的大幅水墨画:《汉柏》《墙上秋色》《情结》《榕树》《紫藤》《清奇古怪》等。这部分作品虽偏抽象但魂系生活,普通观众都能看懂,这就是吴先生自己所说的“风筝不断线”。这根线一头连着现实生活的母体,一头连着人民大众的情感,也连着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他写过“关于抽象美”的文章,但始终坚守在似与不似之间。

《汉柏》是吴冠中先生根据在苏州郊区司徒庙的四株巨大古汉柏的写生长卷返京后创作的。点的浓淡疏密和线的扭曲缠绕描绘了古柏千姿百态的景观:或如魁梧的壮汉挺立着身躯,或如倒地的勇士呐喊呼叫,如卧龙般躺伏,又时时昂首腾跃。他重访司徒庙时曾执笔沉吟:“数度来朝汉柏,如拜屈原,中华之魂,民族之形,愿世代子孙,独立如此风骨。”

显然,作品《汉柏》中点、线游动的形式美感和展示的风骨、境界,均来自吴冠中先生对生活的母体“四株汉柏”的真实感受。他根据对“汉柏”的不同感受,还创作了水墨画《苏醒》和《清奇古怪》。

《清奇古怪》是一幅墨彩壁画,画名借了乾隆皇帝南巡时对司徒庙四株古柏的赐名,幅高3米宽15米,是吴先生有生最大一幅画,也是他最满意之作。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饭店宴会厅需要一幅大型壁画,几次邀约,请吴冠中先生创作了这幅墨彩画。我有幸见到过这幅画。

2009年中国美术馆隆重筹备吴冠中捐赠美术作品展,吴先生想从北京饭店借出《清奇古怪》这幅画展出,并希望转移中国美术馆收藏,想到前几年他出版作品全集,曾去拍画,北京饭店就推说画找不到了,同时不见踪影的还有他为其它单位创作的两幅画。吴先生很心痛,将自己的要求,写信上书温家宝总理。我帮助将信交到国务院有关部门,不久,温总理批示:“照吴冠中先生意见办。”此时,北京饭店通知吴冠中先生,告知画还在北京饭店,让去过目。吴先生约王怀庆、赵士英和我三个学生同去北京饭店。在那里初见《清奇古怪》这幅巨型彩墨画,我们都非常震撼,深知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无法估量!

我们围着平放在地面的大画走了几圈,仔细欣赏着画,也拍了许多照片,发现画保存得尚好,没有发现明显损伤的痕迹。但吴冠中先生提出转移中国美术馆收藏和借展的要求都被拒绝了,成终生遗撼。

北京饭店观画照片

让吴先生欣慰的,是他的作品通过大量无偿捐赠和传播已深受广大观众熟知和喜爱,家喻户晓。他中西融合的创新理论和实践影响着同代人和后继者,成为中国和世界画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画家,他的水墨画虽不像他的油画那样无争议,但对推动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并不逊于油画。

吴冠中先生的现代水墨画已成为中国绘画新传统的一部分,不仅与美国波洛克为代表的西方现代绘画不同,在中国的当代画家中,作品的现代形式如此直接与生活母体的感受相连也并不多见,这是研究吴冠中先生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齐白石老先生画虾总结了一整套画虾的笔墨程式,记住这些程式,齐白石百岁时画的虾依然可以与过去的一样生动。画虾的笔墨程式是齐白石大师的独创,其他人仿他的笔墨程式再画虾,程式就成为套式。吴冠中先生的现代水墨画不同,他的每幅画都来源于生活母体的感受,感受不同笔墨也不同,即使晚年不能再到生活中去找寻,也要靠过去搜集的素材通过反刍来作画。他反对笔墨套式,也反对重复自己,他曾对我说:“笔墨套式等于零。”


文章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网址: http://www.zxsslhzzs.cn/qikandaodu/2021/0302/574.html


上一篇: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法探究
下一篇:探析中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及其家庭氛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