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学生数理化
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
ISSN:1003-2215
CN:41-1098/O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132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魂系生活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周年(3)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吴先生赵家沟写生照片 从河曲转场下一个写生点中途需经过五寨,再由五寨县政府派车将我们送到临县的碛口镇,河曲和碛口虽同在黄河岸边,但沿岸没

吴先生赵家沟写生照片

从河曲转场下一个写生点中途需经过五寨,再由五寨县政府派车将我们送到临县的碛口镇,河曲和碛口虽同在黄河岸边,但沿岸没有直通公路,交通全靠盘山路,需整整一天的路程。中途我和车上的其他人都晕车呕吐,唯七十高龄的吴先生面不改色。他说:“多年外出长途写生,身体有适应能力。”吴先生特殊的身体适应能力在美术界是出了名的,他外出写生,一张画从早画到晚一气呵成,中午常常不吃饭也不喝水,如同沙漠中的骆驼。下放李村时,他出去写生常因为不吃不喝不见踪影,引起房东担心,派人四处寻找他。

临县碛口镇是吕梁山,黄河滨的古渡口,昔日渡口的繁忙景象已不见踪影,从青石路两旁的店铺和驿站,似乎还能联想到明清时客商往来的繁荣。碛口镇的小山上有座“黑龙庙”,可俯视黄河从晋陕两省的黄土高原穿流而过的奔腾景象。吴先生无大兴致,他说:“全国的古渡口我见多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转赴碛口镇的李家山,那是座落在黄土高坡上的一个村庄,离镇六华里,最初是家在当地的画家发现的,我去李家山写生就是他们带的路。我们步行翻越几座荒山进入村口,那里零星散落着几座破落的土窑洞,进入村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是一个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砖瓦结构的窑洞和老屋依山而建,从沟底往上看层层相叠,错落有致,环视四周,家家屋顶晒满了红辣椒,树上挂着红枣,村民们晒芝麻,推碾子,在自家院门口就可以与居住在对面山上的乡亲打招呼,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这里不像山西的其它大院高墙封闭着,它是敞开的农家院落,哪个角度都入画,吴冠中先生真的激动了,对我说:“我们发现了一座汉墓。”他认为走遍世界都找不到这么有特色的村落。

我和吴先生饶有兴味地一家一户串门,他为这里民风的纯朴而动情。之后,我们便各自开始写生,画了不少速写也拍了许多照片,近傍晚时分,便意犹未尽地一起下山回到镇上。我陪同吴冠中先生在山西下乡深入生活的行程就基本圆满结束了。回程顺路去北武当山,吴先生已是第二次去。

回到北京,吴冠中先生创作了中国画《李家山》,也写了介绍李家山的文章发表,文章的名人效应,如同当年让张家界出名一样也让李家山出了名,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这样报导:“吴大师的话让封闭中的李家山一下子就名闻遐迩起来,蜂拥到此的外来人都为它的‘独特’而赞叹不已。”

我很高兴间接给家乡做了一件好事。这几年常有山西的朋友来电话,兴奋地告诉我:他们正在李家山参观,住的就是李家山吴冠中曾经住过的那间屋。我告诉他们:“我和吴冠中先生一起去的李家山,串过门,未住宿,这是乡亲的心愿,无需纠正。”吴冠中先生已去世多年,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一定陪先生重回李家山,在那户老乡家住几日。

找寻生活母体的感受进行创作

1991年我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吴冠中师生作品展》。看到吴先生的中国画作品《虎》,我很吃惊:“这不是赵家沟的黄土高原吗,为何画成虎?”感叹先生的艺术创作已进入自由王国的境界。

吴冠中先生从山西深入生活返回北京后,又到动物园仔细观察老虎,连画数日才动手绘《老虎高原》那幅画,超乎象外,溶入虎虎生机。他又根据赵家沟画的速写,把黄土高原延绵起伏的态势,溶入真实虎群组合的画面构成,才动手绘《虎》这幅画。他对黄土高原或虎的歌唱,异曲同工,同工异曲,都是为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他对虎与土的强烈感受。

从1961年到西藏写生吴冠中先生画过藏民肖像,以后下乡再未画过人,但他对自然界的景物常常以人的情感来观察。我们下放李村劳动时,每日下地都要路过棉花地头的一垅高粱,吴先生从高粱春天破土而出的幼苗、夏天壮实挺拔的身驱、秋天沉甸甸的果穗,想到人的生命历程:“它就是人生的缩影。”当学生到处找寻能入画的村景时,吴冠中先生早已对着这片高粱地开始了写生,画出那幅大家都非常喜欢的油画《高粱与棉花》。我们从中看到的是:高粱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先生想到的是:“烈日照射下画高粱群像时,体味过的凡·高心中燃烧的火焰。”在精神极度受压抑的岁月,他的作品表现的却是对生命的礼赞……

高粱与棉花

记得在赵家沟时,有一次我和吴冠中先生聊天,吴先生说:“有人讲我的画像波洛克,波洛克何许人?我便去寻找相关资料,才知道他是美国的一位画家,看了他的画,发现点、线的游动的确相似。但他的画完全是抽象的,与生活中的客观物象没有关系,是闭门造车。我的画不管偏具象还是偏抽象,都是从生活母体感受而来。所以我要年年下来,找寻生活母体的感受进行创作。”


文章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网址: http://www.zxsslhzzs.cn/qikandaodu/2021/0302/574.html


上一篇:加强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法探究
下一篇:探析中学生自我情绪控制能力及其家庭氛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