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中学生数理化
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
ISSN:1003-2215
CN:41-1098/O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132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一、引言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职业精神,同时又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须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优秀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等职业教育是指我国位于高中阶段,以初中毕业生或初中同等学历人员为招生对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形式。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质量的技术人才的任务,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培养“工匠精神”能够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顺应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能够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未能升读理想的普通高中才选择入读中职学校,因此,他们今后将成为企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然而,中职学生普遍缺乏自控能力,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现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培育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他们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人才,是中职教育的目的。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1.敬业
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敬业乐群”的传统。早在西汉时期,戴圣就在《礼记·学记》中写道,“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也曾在《敬业与乐业》中写道,“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精益
精益是精益求精, 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正如毛泽东曾在《纪念白求恩》一书里所说,“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精益就是精益求精,是从业者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瑞士手表誉满天下靠的就是制表匠们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对质量的精益精神。
3.专注
专注是专心注意,集中全部精力去完成一件事。专注是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的坚持、执着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工匠精神”是一种执着,高中时期课文《庖丁解牛》就是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位名叫庖丁厨师干宰牛这行当十九年来,潜心探究宰牛规律,宰牛的技术很熟练,刀子能在牛骨缝儿里灵活地移动,没有一点阻碍,还显得大有余地。古代工匠大多穷其一生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或几件内容相近的事情,他们“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扎根下去,心无旁骛。
4.创新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工匠精神”强调执着、坚持、专注甚至是痴迷,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创新意味着必须把“匠心”融入生产的每个环节,既要对职业要敬畏、对质量要精准,又要富有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活力。
三、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文章来源:《中学生数理化》 网址: http://www.zxsslhzzs.cn/qikandaodu/2021/0624/741.html